“女性盆底保健与康复高峰论坛”学术交流专题报道之三
20日一整天的学术交流经过短暂的休息,21日上午,来自国内外大咖云集,继续交流盆底康复热点话题。
Marek Jantos:慢性盆腔痛的筋膜解剖解析及手法结合生物反馈的治疗进展
澳大利亚行为医学研究所Marek Jantos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慢性盆腔痛的分类、诊断和评估。从前、中、后盆腔三个解剖层面阐述了筋膜的解剖以及导致盆腔痛的机制,对既往末端器官命名方法提出质疑并通过病例的介绍阐述其局限性,并提出通过绘制疼痛图谱来定位疼痛来源、确定疼痛程度及疼痛性质,提出通过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优点。
孙秀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的孙秀丽教授介绍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非手术治疗的多种方法及其原理。与手术治疗相比,非手术治疗具有无创或微创、适应症广、花费低等优点,近期疗效确切,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治疗方法。
吕坚伟:女性尿控的机制及评估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吕坚伟教授对女性排尿障碍有很深的造诣。吕教授从尿控的解剖结构、神经生理机制、临床评估三方面进行讲解,并重点阐述了盆底手术中关于尿控的注意点,术前如何通过详细而全面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发现隐匿性的问题,手术方式应合理选择,术后若再次出现排尿异常应再次进行评估并给予妥善处理。
马乐: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预防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马乐教授通过产后康复病例的分享提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了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疾病的影响,引用了林巧稚“妊娠不是病,妊娠是防病”的重要观点,指出了盆底康复是百年大计,掌握保护盆底技巧,是终身拥有健康盆底的关键。
赵淑萍:盆底康复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本次会议执行主席、盆底专委会副主委、来自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赵淑萍教授,分析了盆底康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规范的疾病诊疗体系,加强多学科协作及多种诊疗模式融合,互联网在盆底诊疗工作中的应用会帮助工作顺利进行,最后,我们还应该通过多中心合作的方式来加强盆底科研,达到科研和临床相互促进的目的。
主持人风采
优秀论文分享及颁奖
此次会议设立“优秀论文征集”环节,共征集全国各地优秀论文近30篇,经过专委会的严格筛选,10篇优秀论文出炉。陈资全会长、邢泉生院长、谢臻蔚主委、等人为获奖人员颁发证书。获奖学者就论文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闭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赵淑萍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女性盆底保健与康复高峰论坛暨2018年学术年会胜利闭幕。此次会议期间,各位同道共聚一堂,畅所欲言,展现医学研究成果,分享临床工作经验,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构建和谐的学术氛围,共谋发展大计,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分享他们宝贵的临床经验。感谢各级领导对本届会议召开的大力支持,感谢前来参会的各位同道认真学习的精神和态度,感谢台前幕后的各位工作人员的努力。
会场花絮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前程似锦。让我们在新的目标、新的机遇面前,携起手来,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为盆底康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呵护健康,相约美丽
○
妇科中心与您共筑健康生活!
转载自赵淑萍团队微信平台